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成立于1981年5月,是中华医学会下属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,下设创伤学组、脊柱学组、关节学组等10个专业学组。分会注重基层医疗能力建设,2024年在南宁开展教育培训走基层活动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设置科研成果申报与答辩环节选拔青年人才。
骨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,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结构、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,涵盖创伤、关节病、脊柱疾病、骨肿瘤等领域,通过药物、手术及物理疗法治疗相关伤病,并与生物力学、材料科学交叉融合。该学科形成于20世纪,早期以显微外科、脊柱侧凸矫形术和人工关节材料优化为技术突破点。
21世纪以来,骨科学加速朝向智能化与精准化发展。3D打印、关节镜微创技术逐渐普及,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系统、骨科机器人技术及仿生器械研发成为新趋势。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通过整合临床与科研资源,推动大数据与AI技术在骨盆骨折、关节置换等领域的应用,同时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骨折流行病学数据库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,骨科学在诊断、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。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在全国推广,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;对关节炎患者采取的各种有效的术式,使得多年卧床的患者从新站立起来;人工关节、人工椎体的功能及性能也更趋完善。总之,骨科学的发展与基础医学,特别是实验医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。